第十四章 歼八对米格 (第1/2页)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上午十点,正是网络条件比较好的时候,龙云登陆了服务器,等待着测试赛正式的开始。
在这之前,通过仔细阅读运营商发来的邮件说明,龙云大概了解了测试赛的大致规则。
一般来说,如果在游戏里总是有人怀疑某人在作弊,并且会跑去向GM举报他,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真的是个可耻的作弊者,要么就是他的技术已经好到让人难以置信。
在这种情况下,GM会视情况介入调查;如果没有发现任何程序上的可疑之处,那么就需要游戏测试人员进一步对玩家进行考察,也就是进行测试赛。
为了检验玩家是否作弊,直接让其在指定地点比赛是个好主意;但是这样做成本高昂,再说玩家也只是在消遣,没有义务去接受这样麻烦的测试。所以用摄像头来掌握玩家的游戏环境就是比较折中的选择了。为此,龙云把摄像头架在高处,让视野可以覆盖他的电脑桌,以便GM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一举一动。
使用指定的机型去与测试人员对战,对龙云来说有点新鲜。
之前除了MiG-29之外,他在游戏里几乎没有用过别的机型,这也算是人的一种习惯吧,总是倾向于用熟悉的东西去战斗。龙云觉得他对MiG-29的娴熟掌握,主要还是得益于梦中那奇妙的驾驶经历,虽然他直到现在还是有点莫名其妙。
但是今天,按照GM的吩咐点击“随机抽选”,他发现他被分配到的机型居然是歼-8I,一种以前从未用过的小众选择。
对于歼-8I型战机,如果是从外表和名气上讲,龙云其实是很熟悉的。
歼-8的研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与北方的强邻交恶之后,中国便长期处于面临强大防空压力与防空手段严重缺乏的双重困境中。随着北方强国军事实力的日渐增强,大量先进歼击机与超音速轰炸机的部署,使得中国的战略纵深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反观国内,由于自身工业与科技基础薄弱,长期无法为空军提供数量与质量都能够满足作战要求的装备。由于对空战发展趋势的误判,产量达到数千架的歼-6性能十分落后,更新型的歼击机则长期无法实现实质性的量产交付。
现代防空作战是体系之间的对抗,没有先进的防空歼击机,单单依靠同样仿制自苏联S-75系统、性能有限的“红旗-2型”地空导弹,与大量没有雷达指引的各种口径直瞄高炮的中国,其防空能力之窘迫可想而知。
漫长的边境线与数量稀少的防空歼击机之间形成的突兀反差,让军方对新型高速截击机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于是从仿制自苏联MiG-21的歼-7开始,科技部门开始进行放大设计,使用双发动机布局并加长机身,最终定型的型号就是歼-8型。
由于过分追求高空高速飞行性能,歼-8牺牲了很多指标——实际上由于技术实力有限,就连最初追求的高空高速性能也很难说有多理想。而且由于当时国内电子技术有限,一九六九年就进行原型机首飞的歼-8,直到一九八二年发展出搭载火控雷达的歼-8I型,才开始具备真正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这时候,美国的F-14已经入役十年,苏联的MiG-29也已经进入量产准备,作为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歼击机,刚刚诞生的歼-8I性能就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