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商人 (第2/2页)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我倒知道有人有,小仙长可愿随我回府,那人现在我府上。”
方员外的府第在黄桥镇的最西面,一条小河绕府而过,河边种满垂柳,方府就在这垂柳之中,颇为清雅。
马车停在大门口,一小厮上前放下踏凳,扶着方员外肥胖的身躯缓缓走下马车,方员外喘口气,回头说道:“小仙长,到了!”
李月从路上得知,这镇上有一老学究,5年前和老伴从外地迁来,租了几间屋办个私塾授课,挣几文钱糊口,年前这老学究得急病死了,只留下相依为命的老伴,家里一贫如洗,无钱安葬,方员外见其可怜,替她办了后事,又见这老妇孤苦无依,便让她到方府厨房帮佣,
这老妇颇有几分骨气,要把老学究留下的藏书全部送给方员外,以谢大恩,只是方员外对这些藏书不感兴趣,也就没有要,到现在这些书还堆在那老妇的房中。
那老妇见方员外带一道童来看书,心里虽有些诧异,不过还是赶紧把李月让进她所住的下人房内,李月进屋,只见房内除摆了一小床外,其余全被各种书籍占满,
李月信手翻翻,发现这些书和父王书房内的藏书大同小异,随即掏出二百两银子对那老妇说:“这些书我全要了,不知这些银两可够?”
那老妇不接,垂泪说道:“这些书再放些时日就会霉烂,可怜它们都是先夫命根,如果不是道长收走,我都不知该如何去见我先夫,怎敢再要道长银两”。
李月见那老妇不接,转身把银两交给方员外道:“得人藏书,怎能不报,这些银两交给员外,就算作她养老之用吧!”
方员外接过银两递与老妇说道:“我知道你还有用钱之处,这些银两你就收了吧!你把藏书给了小仙长,就算报了我的恩了,今后你若愿意,可随时离去,若不愿离去,就在我府里养老吧!”
老妇不再推辞,接过银两,从怀里取出一石戒跪下来向李月说道:“道长大恩,吴家后人必将回报,这只石戒为小儿遗物,给公子为凭”。就因这一诺,李月后来竟得一员大将,这是后话不提。
方员外见圆满解决,高兴的对李月说:“我明日派人将这些书送到忘忧峰去,以后小仙长若见犬子还望多多指教”,方员外见李月虽年少,但举止不凡,心知他将来必成大器,为儿子的将来,方员外不动声色的做了一个长远投资,果然是一位有眼光的商贾。不过他没想到,正是他今天的一个小小投资,二十年后将彻底改变他方家的命运。
李月的书是方员外之子方剑和他几个师弟带了二十几个挑夫送上峰来的,足足有十大箱,全放在黑漆楠木箱内,可见那方员外的细心。得到百年黄精,方剑自然大喜过望,这方剑虽是当地首富独子,为人却不骄狂,好交友,出手也大方,在铁剑门下院颇有人缘,守铁剑观山门的道士也认识他,也就没为难他,让他上峰。
整整十大箱书上山,比李月还忙的是忘忧峰首座青松真人,青松真人原本是举人出身,二十岁时弃文学武投到铁剑门下院,也是与道有缘,五年即悟通太玄经,从此跨上铁剑观。
青松真人见有十大箱书上峰,喜不自胜,用几粒少清丹打发走方剑等人后,回到书房对等候在那里的李月说道:“你住的茅屋狭小,放不下这么多书,你可先取一些书走,剩下的就先放到隔壁的静室里,这是钥匙,你随时可以来取书”,说完把一把铜钥匙塞给李月,李月无奈只好接下,转身去寻书去了。
夜里,李月翻阅着一本《论语》,书用牛皮纸小心包裹,看来是老学究心爱之物,里面写满了注解,笔法苍劲,估计也是那老学究的心得,突然从书中飘落一页便签,李月拾起一看便怔住了,上面写的竟是老学究的生平自述,原来这老学究姓吴名清,字子渊,是大学士吴磊之父。
那吴磊字守愚,自小家贫好学,开元十年中进士,后任翰林院学士,为人正直刚正,开元二十年,指当今皇上迁太后出宫为不孝,触怒龙颜,被当廷杖毙,家被抄没,家人除其夫人闻夫死自尽外,全部被发配西域军中为奴,那差官怜其父母老迈,收一百两银后,诈称二老病死,于发配途中放回,二老便隐居终南山下,至今已五年。
吴磊有一子一女,发配西域时其女十二岁,其子十岁。吴清死后,其妻在方员外的帮助下,万里迢迢来到西域,用李月所给二百两银从教坊中赎出孙女,带回终南山方府,后孙女嫁给方员外为妾,又替其生一子,而孙子吴昊在五年前就已失散,生死不明,后虽方员外多方查找也未果。
当然,后来发生的,李月并不知道。
李月读后心里也不平静起来,虽然李月生性平淡,但决非无情之人,只是觉得人生一瞬,在茫茫宇宙中何其渺小,再加李月年幼,对世间人情感受不多,所以告别父母时也并未太多伤心,但这一纸自述,却勾起了李月的思乡之情,他怔怔的望着窗外,泪水从眼中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