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义军被困 伯年装熊 (第1/2页)
就在大家看着满洞宝藏为之兴奋之时,守候在洞外的义军头目忽然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边跑边说:“总舵主,不好了,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清兵,把咱们准备运宝的车队全给抓住了,正在向咱们这边合围呢。”
大家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心说:此事计划周祥缜密,清兵是怎么知道消息的,难道我们中间有内奸?
众人一起冲到洞口,伏身向外观看,只见洞外灯笼火把亮子油松,黑压压的全是清兵,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把石洞的出口处围了个水泄不通。
再看这些清兵,有长枪手短刀手还有弓箭手,长枪手枪尖儿冲前,短刀手短刀出鞘,弓箭手箭在弦上。
李复顺说道:“一定是我们内部有人走漏了消息。”
朱久兴说道:“我们义军将士跟满鞑子形同水火,消息绝对不会是我们走漏的。”
高伯年闻听此言说道:“你什么意思?你们义军不会走漏消息,那就是我们圣泉山庄走漏的吗?我们圣泉山庄虽然没有和满清势同水火,但是我们为了光复大齐也是要和满人决一死战的,我们怎么可能会将消息透漏给满人。”
金花婆婆说道:“好了,你们不要再争了,他们既然没有马上进攻,说明他们在等什么人,到底是谁走漏的消息,一会儿自会见分晓。”
高伯年说道:“看来宝藏我们是拿不走了,我们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冲杀出去,或许可以全身而退。”
朱久兴说道:“里层有长枪手,中层有短刀手,外层有弓箭手,如此重重叠叠,想要全身而退,我看并不容易,我们据洞而守,量他们有雄狮百万,也奈何不得我们。”
李复顺说道:“据洞而守虽然主意不错,但是如果他们久困不去如之奈何?”
金花婆婆说道:“我在侧洞之中还有些余粮,倒可以支撑数日。”
马思明说道:“没用的,你看他们是有准备而来,绝不是偶然发现,既然他们目的明确,不捉住我们他们是绝对不会退兵的,到时候,我们水尽粮绝,依然还是得束手被擒。”
柳彦奇说道:“我看他们并非完全是为我们而来,如果我猜的没错,清兵是知道我们此来的目的的,他们是想人财两得。”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忽见洞外清兵向两侧闪开一条通道出来,一位披盔挂甲的将军引领者二十几名大内侍卫簇拥着一个人走了过来。
柳彦奇和马思明异口同声地叫了一声“皇上”。
李复顺等人一听是康熙来了,都咬着牙说道:“康熙小儿来的正好,今天我们正好杀了他为死去的义军将士们报仇。”
马思明和柳彦奇拦住他说道:“不要冲动,先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为首的那位将军不是旁人,正是京城新任九门提督苏合而泰。康熙左右二人,一个是多隆,一个是鄂博哏。
以多隆为首的大内侍卫护住康熙皇帝选位站定后,由苏和而泰上前喊话:“洞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请大家先不要慌乱,也不用害怕,只要大家放下武器,圣上愿意和你们谈判。柳彦奇,马思明,圣上知道你们俩也在洞中,圣上请二位先出来搭话。”
柳彦奇和马思明二人见苏和而泰点出了自己的名字,知道康熙一定什么都知道了,也无需再隐藏自己,便站起身来,向洞外走去。
朱久兴等人试图拦住他们俩,说看看形式再说。
柳彦奇和马思明说道:“没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和他们决一死战。”
高伯年也说:“既然皇上点了二位的名字,必然有话要说,出去看看也好,起码可以知道康熙到底是为什么而来,想将大家怎么样。”
柳彦奇和马思明二人来到洞外,离康熙相距一射之地停住了脚步。
因为二人清楚,自己的身份康熙皇帝肯定已经全都知道了,所以二人并未给康熙皇帝行大礼,只是拱了拱手,说道:“没想到我们兄弟二人竟然劳动了皇上亲来,只是不知,皇上此来意欲何为?”
苏和而泰手持锯齿狼牙棒一指柳彦奇和马思明二人,喝道:“柳彦奇,马思明,你们二人见了圣上为何不行跪拜之礼?”
没等柳彦奇和马思明搭话,康熙皇帝上前一步说道:“算了,非常情况,可以理解。”
多隆等人见康熙皇帝向柳彦奇和马思明二人走了过去,害怕遭到他们二人的偷袭,急忙率领众人跟上,并拦在康熙皇帝的身前。
康熙皇帝说道:“多隆,你多虑了,柳彦奇是我亲命的剿乱统领,马思明又是我侍卫营的教官,岂能对我不利。”
事虽然是这么个事情,但是多隆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马思明说道:“皇上亲来,想必什么都知道了吧?”
康熙微微一笑,说道:“你说的没错,朕对你们二位的来龙去脉,已经掌握的一清二楚了。”
马思明说道:“以圣上的聪明,知道真相也不足为奇,我只是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我们兄弟二人的身份的?”
康熙看着马思明说道:“马思明,自从朕知道了你的名字,朕便已经开始怀疑你了。”
马思明说道:“看来于叔叔和婶子的担心还是对的,当年入宫当差之前是我坚持不更改名字的。”
康熙说道:“就算你改了名字同样无济于事,我已经盯着扬威镖局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马思明说道:“既然皇上早就知道了我马思明和扬威镖局的真实身份,那为何迟迟没有动手呢?”
康熙说道:“我这么做自然有我的道理,一方面,你确实为我大清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另一方面,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期盼的结果,就是你身后洞中的宝藏。”
“宝藏?”
柳彦奇和马思明二人异口同声地吃惊地道。
康熙皇帝说道:“没错,我大清朝入关不过十几年,根基还不是十分稳固,因此不能向百姓增加赋税,而西北边关连连告急,西南吴三桂又虎视眈眈,东南尚可喜和耿精忠也蠢蠢欲动,再加之台湾郑经父子,你们应该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朝廷国库并不丰盈,想要征讨他们谈何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