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议策 (第1/2页)
刘备决定要平定南中.彻底平定的那种。
但这里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就不是简单的出兵征讨的问题了,必须是在南中长治久安下来的问题。
首先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汉夷之间的矛盾。
在前汉孝武皇帝击破匈奴,凿空西域之后吧,在汉人眼里,胡人基本就不算个人。
一汉当十胡嘛。
这不仅仅是体现了战力的差距,也是地位的一种体现.汉人就是高人一等。
到了现在,虽然东汉朝对胡人的战绩有时候也挺拉胯的,但是也有窦宪勒石燕然,也有曹操北击乌桓等高光时刻。
哪怕大汉朝现在四分五裂,但对周边异族的压制还是非常强的。
曹操北击乌桓,阵斩踏顿,夏侯渊扫平西羌,郭淮凉州称神,东面的孙权虽然外战拉胯,但对山越,那也是当成人口和兵源基地,随便收拾。
所以现在刘备在处理南中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出兵扫平这些蛮族,然后利用蛮族来开采这些矿产,充实益州的势力。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需要多少钱粮才能支撑的这么一场雷霆扫穴的战斗?!
现在刘备之所以跟江东讲和,不还是因为大战过后,钱粮不足,不得不休养生息么。
再一个,南中的那些豪族们又该怎么办?!
这些人可不好对付。
很有可能,你大军刚到,他们就乖乖投降,你的大军前脚刚走,他就造反,把你刚刚开发的矿产资源全部据为己有。
总不能一直把军队驻扎在那些个地方吧?!
益州人少兵少,可不能这么浪费兵力啊。
甚至你还不能扶植蛮族去对抗这些南中豪强,因为你要采矿发展,就必须保证一个相对和平的局势,不能肆意再起纷争。
因此嘛,张溪的建议是,对南中世家豪族大举镇压,但对南中地区的百姓编户齐民,不论汉夷,全都视为汉民,派出流官统治,杜绝本地世家坐大。
前半段吧,刘备是没啥意见的,毕竟南中的那些所谓世家豪族,其实益州的世家豪族都看不起,觉得他们跟夷人混的太久了,都已经不算是正儿八经诗书传家的世家了。
刘备就算真的对这些世家下手,益州世家估计也不会对刘备有什么意见。
但把夷人也视作汉民.这个刘备有点觉得受不了。
没办法,这年代的人的思维就是这样的.夷人岂能与汉家郎相提并论?!
刘备要是这么做,反而可能引起益州世家的非议,对自己的风评造成不好的影响。
毕竟,在东汉,羌人这种理论上跟汉人是同根同源的人都被认为是异族呢,更别说什么南中蛮族了。
但是诸葛亮却对张溪的策略表达了支持。
但也仅仅是有限的支持而已。
诸葛亮认为啊,夷人嘛,畏威而不怀德。
你如果不给他们立威,贸然就给与他们与汉人同等的地位,反而会激发他们的自大情绪,觉得汉人离不开他们这事儿得一步一步来,慢慢的提高夷人的地位,但不能一下到位。
可以给夷人一个念想,比如张榜告示,只要是帮着政府服役达到一定的年限,缴纳一定的税收后,就以汉民对待,如果有重大贡献,比如参军立功了,就可以全家享受汉民待遇。
张溪当时就纳闷了到底谁才是穿越者?!
合着绿卡这玩意儿,几千年前就有了是吧?!
当然,这也就是对待百姓,对待那些南中豪族或者是一方洞主嘛,诸葛亮的建议就是打,最好直接打死打残,就算投降的人,也得迁到成都,不能让他们继续留在本地。
不然以他们的号召力,随时可能再次造反,不能不防。
就这样,关于南中豪族的命运,张溪,诸葛亮,刘备达成了一致。
百姓嘛.这个刘备再考虑考虑,然后决定。
那么剩下的,就是怎么开发南中的问题了。
首先,得证实张溪在计划中所说的是真的。
这个张溪没办法拿出证据来,毕竟是脑子里的东西,这个时代可没有这么详细记载矿产分布的书籍,张溪拿不出旁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