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曹丕亲征 (第2/2页)
魏延这个人,就像诸葛亮说的,性情耿直,你交给他的任务,要么他不领,只要领了,他不会不认真去做好的。
所以张溪相信,至少在军伍的事情上,魏延不可能对自己阳奉阴违的。
不过张溪还是谢过了诸葛亮的提醒.然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诸葛亮显然也是看出来张溪的不以为意,但仔细想想,张溪也好,魏延也好,都不是那种因私废公的人,诸葛亮也只能是无奈叹气,暂时不管这一茬。
反正这次领兵出战的主将是汉中王刘备,不管是张溪还是魏延,都不会对刘备的命令有什么违抗的。
这时候的诸葛亮,还不需要去担心怎么调解帐下将士的关系,毕竟还不到他什么事情都一肩挑的时候。
而就在诸葛亮等人在汉中各做准备的时候,刘备已经在成都集结好了后军,出发前往汉中。
建安二十五年九月,汉中王刘备领三万后军进入汉中,在汉中南郑正式祭告天地,誓师北伐。
而原本这个时候,应该是曹丕威逼汉献帝禅让,代汉自立的时候。
很显然,这时候的曹丕,暂时没有这个心情。
十月中旬,曹丕收到了刘备誓师北伐的消息,而随同这个消息一起来的,还有南阳方面和长安方面的情况通报。
南阳方面,驻守宛城的张辽送来军报,说襄樊的关羽在十月初的时候,领军五万出樊城,北上攻破了新野,正在向宛城进发。
而长安方面的曹洪则奏报,上庸的寇封领兵两万攻打魏兴,魏兴告急,曹洪已经派出了一万援兵。
襄樊方面的关羽,行军目标已经明确了,是去南阳而不是许都,这让曹丕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而宛城方面,张辽有三万精兵在手,张辽本身又是能征惯战的名将宿将,又有宛城和南阳诸县的支持,暂时阻挡住关羽的攻势,应该问题不大。
但上庸的寇封的动向却非常的微妙。
魏兴这个地方的位置真的很重要,寇封占据了魏兴后,既可以北上进攻右扶风,威胁长安,也可以东出进攻南乡,跟关羽合兵一路,共同攻打宛城。
这么重要的位置,曹洪不敢不救。
同时曹洪也接到了刘备在汉中誓师的消息,长安重地也不能不防。
因此曹洪赶紧上表,通知曹丕,让曹丕赶紧做出决断。
而曹丕也迅速的召集了重臣,一起商议该怎么办。
这次因为是接到了明确的敌军军报,因此曹丕召集了在邺城的众多文武官员,一起商量应对之策。
不仅是曹仁等曹氏宗族将领参加了,其中还有徐晃,张郃等宿将,以及蒋济,刘晔,陈群,贾诩等文官。
可人多了吧,有些事情说起来就没完了,尤其是对刘备主攻方向的判断,很多人的意见都相左。
刘晔,张郃等人认为,既然刘备本人在汉中誓师,而襄樊的关羽已经进攻南阳了,目标明确,这就说明,刘备方向才是主攻,关羽大概率只是偏师,起牵制作用的。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加强雍凉地区的防御,同时向长安派出援军。
而曹仁依然还是坚持要防卫南阳和许都,毕竟那是关羽亲自领兵,都快打到家门口了。
至于刘备的动向.刘备帐下的一群谋士个个诡计多端,你怎么能判断,刘备不会领大军作为疑兵,实际上是为关羽进攻南阳做掩护呢?!
越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越要提防啊.当初谁能想到会天降暴雨,造就关羽水淹七军的?!
再一个,军中宿将们都知道,从汉中往雍凉方向的路线有多难走,而且之前曹丕也让郭淮和曹洪做出了应对,已经足够给曹洪拖延时间了,现在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救援张辽,击退关羽。
两方面的说辞,曹丕听着都觉得有道理,但听着又都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曹丕到底不是曹操,在军事能有自己的理解和决断。
但曹丕也不是那种好谋无断,优柔寡断的人,知道这种事情,不能一拖再拖.当年坐镇河北的袁绍是怎么没的,曹丕还是很清楚的。
因此,曹丕总算是体现出了一个合格继承人的决断能力,也证明曹操选他作为接班人,并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曹丕当即下令,命曹仁领军三万,协同徐晃一起,增援南阳张辽,阻挡关羽。
而长安方向,曹丕决定效仿先王曹操,带领十万中军亲征,赶赴长安,坐镇指挥雍凉大军。
就让自己亲自领教一下,被父亲誉为当世英雄的刘备,到底有什么能耐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