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庞统训姜维(二) (第2/2页)
庞统没有直接回答姜维的问题,而是换了一个角度,对姜维说道,“诸如关大将军,张车骑等人,幼年不知兵法,征战四十余年,亦能成就一代名将.此谓之战将。又如元长,周公瑾,司马懿等人,早年熟读兵书,再经行伍历练,取长补短,亦能少年成名,成就功业此谓之智将。”
庞统这话说的,姜维就很懵这也不是什么特殊的论调,当今品评天下名将,大多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
有些人,没读过兵书,但是凭借个人出众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战场上不断的积累经验,最后成为一代名将,这样的事情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都不在少数。
还有些人,从小熟读兵书,再经过战阵历练,积累实际作战经验,最终也能成为一代名将。
而这个时代,因为世家大族的庞大话语权,对于后一种,多少是有些推崇的所以庞统说的这些话,完全不能解答姜维的疑惑。
按照这个时代推崇的名将准则,像张溪,周瑜,司马懿这样,早年熟读兵书,后来历经行伍起家的名将,才是最值得世家大族吹捧宣扬的才对啊。
怎么到你庞统嘴里,就变成了了“不可学”了呢?!
面对姜维迟疑的目光,庞统则是笑笑,说道,“伯约也算是从小熟读兵书之人,自当学周公瑾,司马懿等人,成为一代智将。然则,元长之兵,伯约不可学,亦学不会。”
“怎讲?!”
“元长所学甚杂,看似各学皮毛,却又自成一套。若学元长之兵,学不到元长所思所想,却按照元长用兵之法行事,不过是一个瞻前顾后,迟疑不前的庸将而已。”
先给出了答案,然后,庞统再认真的,跟姜维解释起来。
简单来说,在庞统眼里,张溪的学识,实在是太过于庞大和繁杂了。
虽然张溪自称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根本不算是正经的熟读兵书,但张溪涉猎的兵书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张溪曾经向诸葛亮借阅过《六韬》,能了解这里面的能容还情有可原,但张溪时不时的嘴里还能蹦出几句《孙子兵法》里的记载,这就不合适了。
庞统家传的兵书就是《孙子兵法》,而这年头,兵书这个东西,但凡世家脑子没坏掉,肯定是不会轻易外传的。
而且庞统也旁敲侧击的问过张溪,他是不是以前读过《孙子兵法》,结果张溪却说,自己只是机缘巧合的看过那么一两句而已。
那个时候,年轻的庞统就那么信了,结果到后来,庞统越是跟张溪相处的时间,就越能发现,这货哪里是只看过一两句,他是《孙子兵法》每篇都看过一两句吧?!
这和完全看过有什么区别。
跟可怕的是,张溪还真的不止是《孙子兵法》看过那么一两句,《吴子》,《司马法》,《尉缭子》他都自称看过一两句,还有很多连庞统都没有听说过的兵法,张溪也看过那么一两句。
这家伙,如果把他知道或者看过的所有兵法的一两句都写出来,总结一下,说不定能当场出一本新的兵书出来。
至于他所知道的先秦战例,有些庞统知道一二,但有些,庞统问遍荆益两地的大儒和史家,甚至连他们都不知道。
可你要说张溪的那些战例是瞎编的,庞统听着也不可能,毕竟张溪说的那些个战例,全都暗含兵法要议,而且非常合乎情理如果能瞎编出来,本身就说明了编的人的军事水准。
因此,基于以上的这些总结和判断,在庞统看来,张溪的兵法,是学自百家,然后自己融会贯通的一名奇才。
这种人,没法学。
如果是学周瑜,学司马懿,学庞统或者法正,其实都简单,只需要把家传兵书传授给姜维就可以了。
但如果去跟张溪学除非张溪能把自己所有知道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战例总结出来,写一本自己的兵书,否则的话,别人根本学不到精髓部分。
而且,在庞统看来,张溪用兵,最厉害的地方,也不是理论丰富,而是结合张溪所知所学,在面临各种战况时,张溪总能找到最合适的破局方式。
简单来说,张溪的这一门用兵之道,注重的是平时积累和临机决断.死读书是没用的。
至于张溪最大的缺点嗯,那个不提也罢!!!
就没见过比诸葛鱼头还要小心谨慎的人.说句不客气的话,但凡张溪能稍微懂得冒险的话,那现在大汉的大将军,就不是关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