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虚实之战 (第2/2页)
寇封的上庸兵,也不是什么普通郡兵。
别忘了,早年张溪初从军之时,他的练兵之法第一个训练的对象,就是寇封所部兵马。
寇封可以说是一点一点的见证这张溪是怎么练兵的。
不说完全掌握到练兵精髓,并且举一反三吧,但依葫芦画瓢的能力,寇封还是有的。
再加上寇封所部上庸兵,常年只保持着两万五千人的规模,而上庸兵一直以来只负责镇守东三郡,几次出征都没有大规模的战损,军队的战斗力,一直保持的不错。
虽然比不得诸葛亮和张飞等人亲手操练起来的大汉北军,但也算是汉军中,少有的几支精锐部队起码战斗力要比一般的郡兵要强。
如果说全琮的世兵对上大汉的其他郡兵,说不定能稍微占点上风,但对上上庸兵嘛没处在下风,已经算是全琮练兵有方了。
就这样,全琮诧异于自己的世兵居然无法在双方交战中占据上风,而寇封,其实也同样惊讶于,东吴军的陆战能力,居然能成长到这个地步如此一来,寇封更加担心身在江陵的张溪了。
但随即,随着战场局势的发展,寇封总算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中路的那两千东吴军士卒,确实战力不错,战斗韧性也很强,始终跟上庸兵对战而不落于下风。
但左右两翼的东吴军士卒,慢慢的开始有些撑不住了.寇封果断变阵,从中军调度兵力往左右两翼施压,试图从两翼突破,进攻中军主将。
全琮一看这个情况,也没办法了.一咬牙,把朱桓所部的世兵,也给派了出去。
只希望,朱桓所部世兵,不会在这种时候出幺蛾子,否则的话,就不是自己击溃这一万蜀贼,而是自己可能要面临一败涂地的下场了。
万幸,朱桓所部的世兵,虽然没有了朱桓的率领,但战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同时,也没有在这个关键时刻,给全琮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随着朱桓所部世兵的入场支援,全琮终于是暂时稳住了两翼战线,把局势重新拉回了彼此僵持的地步。
打到这个程度了,寇封观察了一下场上的局势,觉得一时间,恐怕是难以分出胜负来了。
当然,最后的胜负手,寇封其实也有,那就是他自己的三板斧之一——亲自冲阵。
但,现在,没有这个必要。
寇封现在还是脑子很清醒的,他很清楚自己这次出兵的目的,不过是试探东吴军的反应,并不是要来跟东吴军一决胜负的。
继续打下去,当然也能赢,但自己所要付出的代价,恐怕也不会小。
而如今,寇封最关心的,根本不是自己能不能赢,而是自己到底有没有可能,领兵南下去支援江陵。
现在看来东吴军,就只有这么多兵力在这里了。
但凡东吴军还有其他的援军,打仗打到这么僵持的地步了,伏兵也该出来收割战场了.到现在看不到东吴其他军队的影子,基本可以判断,汉水北岸,就只有这一万人的东吴军部队。
既然如此的话,在樊城留下五千人守卫,在襄阳留下一万人守卫,再加上文聘的两万水军,就足够守住襄樊了。
剩下的一万五千人,完全可以在寇封的带领下,南下支援江陵,以防江陵有失。
盘算完毕后,寇封也不跟全琮多做纠缠,立刻撤兵,撤回樊城,同时把这场战斗的过程,以军报的形式,发给文聘。
然后向文聘要求,抽调自己的上庸兵,南下支援江陵。
而于此同时,好不容易“打退”了蜀军的全琮,这时候也收兵回营顾不得朱桓是不是还是戴罪之身,赶紧的找来,商议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虚实已漏,继续留在汉水北岸就是身处险地,随时可能被人围歼!
这种情况下,两人之间的那点矛盾就不叫事儿了,在闹下去,两人的性命都有可能直接留在汉水北岸。
赶紧商量一下,是不是撤军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