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撤军 (第1/2页)
毕轨是不懂军略,但他看的懂伤亡。
当他命令五千骑兵,乌泱泱的往一个两边都是山石峭壁的官道进攻的时候,哪怕毕轨是傻子,他都能看的出来,这个官道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骑兵进攻。
这么做,不过是拉长了进攻阵型,给山石峭壁上的蜀贼用弓矢杀伤自家骑兵的机会而已。
至于正面的营寨,那个箭矢密集程度,哪怕毕轨对“箭雨”这个战场产物没什么概念,他也一样看的心惊胆战的。
因此,毕轨在进攻出现停滞后,还算果断的,立刻下令撤军。
等到这批进攻骑兵撤回后,毕轨命人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只回来了两千人左右.战损了一大半。
毕轨立刻派人去把戴陵给叫了过来。
一方面,毕轨把这次进攻不利的责任,扣到了戴陵头上,指责戴陵故意隐瞒敌情不报,导致战败。
另一方面,毕轨却又要戴陵给出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击破眼前的蜀贼。
给戴陵是逼得又气,但又无奈。
进攻不利,不是他戴陵不想汇报敌情,是你毕轨一上来就指责戴陵怯战,根本不听戴陵的解释。
现在好了,不听人劝打了败仗,甩锅能力倒是一流。
可让戴陵无奈的地方在于.毕轨是大魏天子任命的并州刺史,而且就个人关系而言,毕轨深受大魏天子的信任。
而他戴陵天子的脑子里有没有这个名字都不好说。
因此,戴陵只能憋屈的,把这几天自己的所见所谓,重新给毕轨解释了一遍。
至于攻破这支蜀贼的办法,其实戴陵也不是没有——用人命堆呗。
蜀贼的这个战法,确实很让人恶心,但也不是没有弱点的。
首先,都是弓弩手的蜀贼,对弓矢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而根据现有的情报显示,蜀贼主帅张溪如今还在河内郡南部的温县作战,主力大军也在那边,那么这支在河内郡北境的蜀贼弓弩兵,是有非常大的可能,只是孤军深入而已。
后勤补给上,肯定是不利的。
其次,蜀贼官道营寨中的弓矢密集程度虽然极高,杀伤力也巨大,但相比于山石上的蜀贼,他们的箭矢消耗量起码在五倍以上,是用密集的箭雨来换取杀伤的。
因此,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戴陵得出了结论——只要持续不断的对蜀贼官道营寨发动攻击,消耗他们的箭矢数量,不让他们有时间回收战场箭矢再利用的话,早晚能攻破这个营寨。
只是,这个办法戴陵不想用,原因也很简单.伤亡必然太大。
考虑到后续的作战情况,如果在这里伤亡太大的话,那么即使戴陵率领残余骑兵突入河内郡,恐怕也无法起到足够的战术效果。
当然,军心士气也是戴陵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这些,对毕轨来说,根本不重要。
毕轨是真的不懂军事,也没怎么带过兵,再加上他的出身和环境影响,导致了他对于什么士卒,什么军心,完全没有概念。
在毕轨看来,不过都是一些大头兵,上了战场有伤亡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怎么可能因为有伤亡就停止作战呢。
所以,毕轨直接采用了戴陵的战法,重新组织了五千人,分成五个千人队,在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对着孟达所处的营寨发动了强袭。
这一招,确实让孟达有些招架不住了。
随着并州骑兵的来援,孟达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戴陵手下之后一万骑兵,他可能会担心伤亡过大而作战犹豫.可并州骑兵来援,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两万八千骑兵的魏军,是不是还会因为伤亡过大而作战犹豫呢?!
现在孟达有答案了他们并不会。
五支千人队,持续不断的冲击着官道上的营寨,虽然五次进攻都被孟达打退了,并且又杀伤了两千多骑兵.但孟达营寨内的箭矢,确实是越来越少了。
孟达知道,继续这么打下去,自己是不可能有胜算的.对面摆明了就是要用骑兵伤亡换取进入河内郡的机会。
因此,再次经过了一番仔细思考后,孟达决定——派出军使,向张溪紧急汇报战况。
不是请求援军,仅仅是告知张溪,并州骑兵南下了,让张溪提前做好防守准备。
至于孟达自己,他已经决定要撤兵了。
根本守不住的,与其等到失守后在骑兵的追杀下溃不成军,倒不如找准机会及时撤兵,能撤出去多少算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