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撤军 (第1/2页)
酸枣城西,二十里,汉军大营之内。
这段时间,诸葛亮接收到了不少的前线战报,而通过分析这些战报,诸葛亮基本可以判定司马懿的真实战略目的是什么了。
濮阳方面,贾充率领优势兵力重夺了白马渡口,而长垣方面,司马懿选择弃守长垣,往酸枣方向撤军这么明显的战略目的诸葛亮要是看不出来,那就真的别混了。
司马懿这个老小子,是打算要弃守兖州了。
还是那句话,都是一个山上的千年狐狸,谁也别跟谁玩聊斋。
可问题是,诸葛亮看是看出来了,但他现在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能阻止司马懿撤军。
在王昶没有领兵来援之前,诸葛亮只能用四万不到的步兵去进攻三万多人驻守的酸枣城,而麾下庞德骑兵的最大作用就是切割郭淮驻守的酸枣和陈泰驻守的封丘之间的联系.打是可以打,但没有个一两个月的时间,哪怕是诸葛亮也做不到有所突破。
而一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司马懿从酸枣撤走大部分曹魏的士卒了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诸葛亮能不能攻破酸枣的问题了,而是曹魏什么时候弃守酸枣,撤出兖州。
至于陈留的徐庶,济阴的胡遵,暂时都被东吴给牵制住了,短期内是无法北上的。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邓艾和关平联军的那一路七万人可他们的对手,偏偏是司马懿本人。
司马懿有多难缠,诸葛亮已经有过了解了,而邓艾和关平两人邓艾可能还好点,以他的谋略和指挥能力,可能无法对司马懿造成太大的正面威胁,但司马懿要收拾掉邓艾,也没那么容易。
关平就差点意思了。
现在诸葛亮最大的担心,就是邓艾和关平之间不能通力合作,两人如果分兵行事的话,是很有可能被司马懿利用上的。
如果中线的两人遭遇到了什么不测的话,只靠诸葛亮一人在东线进攻,恐怕是只能坐视曹魏撤军河北了。
为此,诸葛亮不得不亲自写了一封信,派庞德骑兵军使送到雍丘的徐庶处,再由徐庶转发,送到邓艾和关平的营中去,提醒两人千万不要分兵。
这一路太绕了,能不能赶上,诸葛亮自己也不知道。
但好在,关平和邓艾两人,这一路上,还真的没有闹啥矛盾。
毕竟是妹夫和大舅哥嘛,两人关系一向不错的。
不管司马懿在撤军的时候怎么引诱,关平和邓艾都没有任何分兵的举动。
其实吧,这期间两人也不是没有产生过意见的分歧,尤其是当离开长垣后,司马懿选择跟曹爽分兵撤离的时候,关平曾经提议,是不是分兵去追击一下曹爽所部。
但是呢,邓艾总觉得这事儿有蹊跷。
司马懿和曹爽之间的龌龊和猫腻,邓艾当然不可能知道,但司马懿和曹爽守卫长垣县的时候,一个守城内,一个守城外这种彼此间呼应的防守战法,要是两者没有互相救援的默契,根本是不可能摆出来的。
而事实也证明,在长垣县的时候,司马懿和曹爽的配合还是不错了,两人一起守住了防线。
没道理在长垣县城的时候,两人可以互相策应,互相支援,反而在选择撤军路线上,各走各的吧?!
再加上吧,曹爽这个人能力如何,邓艾和关平都不算太了解,可司马懿这个人,不管是诸葛亮,张溪,还是早年还在世的关羽,对他的评价都极高。
这么一个智谋之士,又是一军主帅,他怎么可能会控制不住军队,在撤军的时候,突然会兵分两路,各自撤军?!
所以啊,邓艾人为,这有可能是司马懿的引蛇出洞之计,假意分兵做饵,引诱汉军同样分兵追击,然后中路转道设伏,一战破敌。
因此,邓艾在跟关平说明白自己的顾虑后,最终关平选择了听从邓艾的劝谏,两人决定,不管他曹爽领兵去了哪儿,反正自家这边就是不分兵,一路尾随着司马懿的大军。
魏军主帅肯定是司马懿啊,盯着这个老小子走,总不会出错!!!
给司马懿气的老子招谁惹谁了,这俩玩意儿怎么就盯着我不放了呢?!
司马懿和曹爽分兵撤退,还真的司马懿主张的,他最多算顺水推舟这个主意,其实是曹爽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