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方案 (第1/2页)
其实吧,诸葛亮下令全军暂停进攻,短暂休整的事儿,也不能算是诱饵。
这几天的进攻不顺利,军中虽然没有士气低落,但难免有些焦躁的情绪.为了防止某些将军打起来上头,不管不顾的强攻,诸葛亮才下令暂时休整的。
嗯,这些个将军说的不是别人,就是关平,寇封两个人。
有一说一,这两人,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他们最多就是一个合格的将军而已这些年来,一直如此,已经不可能改变了。
如果有个人能统帅他们,让他们听命行事,那么他们也能发挥出极高的战术价值,但你如果让他们单独统兵,遇到小问题还好,遇到像现在这样需要协调作战的大战役,这俩就差的那么一点。
打起来容易上头,必须要进行一些限制,否则的话,第一个因为久攻不下伤及士气的地方,就是他们这里。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原因,诸葛亮必须要插手调整整个战役的进攻节奏。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也确实跟王昶率领的援军即将抵达有很大的关系。
诸葛亮向张溪求援,本来是指望张溪能分点兵力过来帮忙.能来个一两万人,诸葛亮就已经很满意了。
毕竟,河东战事,张溪以七万人牵制十万人,抽调太多的话,威慑力也会减少,张溪反而可能落入魏军的围攻之下。
可诸葛亮也没想到,张溪居然直接让王昶带着三万人来援,自己带着一万多羌胡骑兵和两万多郡兵退守孟津渡了.那这三万士卒,诸葛亮必须用在刀刃上。
暂停进攻,休整一天,一方面是为了保住军中士气,另一方面,也是在等王昶所部到来,然后再发动总攻击。
至于司马懿,他如果现在要安排撤军,诸葛亮也有足够的把握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动员,并且出兵追击,而如果他错过了这个撤军机会,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诸葛亮是不会给司马懿任何撤军的机会了。
王昶的这三万人,就是诸葛亮决战的信号只要到位,就开始全力猛攻。
因此,司马懿到底是撤军还是按兵不动,其实都在诸葛亮的计划之内,根本不是司马懿认为的,引诱自己主动退兵的诱饵。
而在双方进行了一天休战后,隔天,大战继续开始。
依然还是三线强攻,但这次强攻不过两天的事件,郭淮那边,第一个顶不住了。
没办法啊,以前郭淮用三万人对抗诸葛亮的不到四万人,虽然辛苦,但依靠营寨防御和依托身后酸枣城的接应,倒也不至于太处在下风。
可现在,郭淮是用三万人在应对蜀贼近乎七万人的进攻.王昶已经领兵增援到位了。
兵力差距进一步拉大了,而郭淮要面对的敌军将领,跟其他两条防线也没法比。
诸葛亮,魏延,胡奋,王昶这四个人,哪个好惹?!
诸葛亮足智多谋,统帅调度有方。
魏延,胡奋武勇过人,作战凶猛。
如今又多了一个能文能武,擅长查漏补缺的王昶.郭淮的日子能好过才怪咧。
一开始的时候,郭淮还能勉力支撑,可在经历了三天之内,每日伤亡人数高达千人之后,郭淮是真的撑不住了。
倒不是说郭淮现在已经伤亡惨重到无力支撑局面的地步了,而是如果按照现在的伤亡数字长期积累下去.再坚守十天,单单是郭淮负责的西路防线,就有可能伤亡万人以上。
郭淮麾下一共就只有三万余士卒,伤亡过万人,就是伤亡三分之一了。
恐怕还没等到蜀贼久攻不下,士气低落,自己麾下的士卒反倒会首先撑不住,因为伤亡过大而导致军心不稳吧!!!
郭淮必须提前把这种可能性考虑在内,并且提前告知司马懿,让司马懿早有决断。
而司马懿这边其实压力也很大。
郭淮好歹是有三万人,而他的对手也不过最近才涨到七万人的司马懿这边,一直是用不到两万人在对抗邓艾指挥的五万士卒的进攻啊。
之前司马懿能撑下来,一方面是司马懿的用兵力能力真的很强,指挥防御滴水不漏,另一方面,也是司马懿铁了心的缩在营寨内苟着一动不动,绝对不做多余的事情。
前面的四五天进攻,邓艾用兵还是比较谨慎理智的,如果敌军有防御空档可以利用,邓艾就抓住机会一点突破,但如果突破不进去,邓艾也是立刻下领收兵,不会选择强攻。
简单来说,邓艾的用兵风格,还是受到了他老师的影响,不太舍得用麾下士卒的性命去堆取胜利。
司马懿也是占了这个便宜,才算是挡住了邓艾的优势兵力进攻。
可现在,连诸葛亮这样的人都下令全线强攻了,那邓艾也不好再按照自己的想法用兵.作为一名统帅,该狠下心的时候,也必须得狠得下心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