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搅局者(三) (第1/2页)
太初宫变,最终以孙霸失败而告终。
孙霸假借入宫探视孙权的名义,试图带领自己的心腹死士控制太初宫,逼迫孙权写下退位诏书,然后再借口孙权暴毙,自己登基称帝。
从这个计划就能看的出来,孙霸的脑子够不够用了都已经做好了要让孙权“暴毙”的准备了,孙权写不写退位诏书,又有多大的区别?!
糊弄鬼么?!
因此,孙霸的这个计划,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甚至于,孙霸才刚刚踏入太初宫,他带的那些死士就已经被东吴禁军给围杀了。
这完全死意料之中的事情。
孙十万的军事能力再受人诟病,他对政局的掌控,依然是这个时代一等一的存在。
就孙霸那点能耐,又是仓促发动的政变,怎么想都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
然后,孙权直接出面,以忤逆不孝的名义,贬孙霸为庶人,流放交州,召太子孙和回建业监国。
是的,孙霸发动政变,孙权依然没有杀了孙霸。
倒不是孙权不想杀孙霸,事实上,孙权从来不是一个感情动物,他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动物,威胁到他的权利了,就算是亲儿子,他杀起来也不会眨眼。
只是,时局逼迫之下,孙权不能立刻杀了孙霸。
吕岱,全琮,步骘,全都是孙霸一派的,他们或许是出自各自的利益需要选择支持孙霸,但是,孙霸如今兵变失败,孙权如果杀了孙霸,那很难说这些人会有什么反应。
在和平时期,杀了孙霸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孙权自认还是能控制住局面的。
但如今是战时,吕岱,全琮都在前线,步骘在巡视地方都是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如果因为孙霸宫变失败的事情,引发了这些人的反弹,他们或许会因为害怕孙霸的事牵连到他们,从而做出投敌的事情来.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孙权甚至不能直接公布孙霸的罪名是谋逆,只能给孙霸安一个忤逆不孝的罪名。
这个罪名,也是经过孙权深思熟虑的。
往大了说,带上这个罪名,基本就等于是失去了皇位的继承权这个时代价值观决定了,一个忤逆的人,是不可能再有人支持的。
而孙权同时也是用这个罪名告诉那些曾经的孙霸支持者们,他们没有了切割和改换门庭的顾虑,自己也不会以孙霸谋反的罪名来追究孙霸的支持者,让大家都宽心。
孙权真的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维持内部稳定,同时也保证外部不崩盘。
只是,孙权到底是年纪大了,又被自己的两个蠢儿子连着坑了两次,实在是有些接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处理完太初宫变的善后事宜后,他就再次病倒了。
召回太子孙和监国,其实也是因为这个。
如今前线还在大战,东吴想要挺过这次难关,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内部不能乱孙权病倒,无法主持大局,那么就只能让身为太子的孙和顶上来,稳定人心。
当然,孙权也知道,就孙和的那三两下水平,借用他的大义名分稳定人心倒是没什么问题,可你指望他行驶治国的权利,那真的是想瞎了心了。
因此,孙权私下传召,召回了步骘,让顾雍和步骘一起暂时掌控朝政,同时又让孙盛率领禁军,拱卫建业城。
很显然,孙权哪怕到了这个时候,依然没忘了制衡,而且,做的安排相当的不错。
只是,孙权到底还是没想到,他做好了这么多的安排,拼命稳定的局势,在他二儿子回到建业的第一天,就被彻底给毁了。
孙和匆忙从江夏返回建业后,监国掌权后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稳定内部,不是关心战事,而是派出自己的东宫卫队,半路截杀了已经前往交州的孙霸一家人。
这事儿干的吧,把本来就病情不见好转的孙权,直接给气昏阙了。
孙霸带着一个忤逆不孝的罪名,本来就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了,就算你孙和真的咽不下这口气,要搞死孙霸,那也不能现在杀等他到了交州,再给孙霸弄个“水土不服”的暴毙,他不香么?!
现在杀了,而且你还是派了自己的东宫卫队去干的这事儿蠢事儿做到这个地步,难道真的觉得天下人也都是蠢货?!
太子孙和连已经沦为废人的孙霸都不能相容,那他们这些曾经的孙霸支持者们,下场能好的了?!
太子乍一掌权就干出这事儿,这要是登基了,哪里还有大家的活路?!
这下好了,孙权好不容易才安抚下来的原本孙霸一派的支持者,他们会怎么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