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河北士族 (第2/2页)
“后来刘黑闼以窦的名义起兵,又被杀。
“是太上皇命令……命令你的大伯去招抚河北民众,结交当地士族,才慢慢收拢了民心。
“而之后的事……你也知道。”
李明听得十分仔细。
他的“大伯”,就是那位被玄武门继承法淘汰了的前任太子,李建成。
也就是说,河北士族其实更偏向李建成?
没想到燕赵反骨,其中还有这么深层次的原因。
站在他们的角度,也确实不难理解——
关陇突然冲过来一群和鲜卑人通婚的乡巴佬,把他们爱戴的领头人接二连三杀死,然后马鞭一挥:
“你们从此就归朕管了,给朕老老实实地纳租庸调!”
那确实不容易服气啊。
而他们越不服气,李世民就越对河北地区提防打压,造成恶性循环。
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长期割据的河朔三镇,核心造反地区就是河北。
原来唐亡的另一颗种子,也在贞观时期就种下了……
李明忽然开窍了:
“阿娘,你是想让李令去和亲?”
咚!
杨氏重重敲了李明的小脑袋瓜。
“你再好好想想我刚才说的。
“河北士族与你大伯交好,而李令,又是你……三叔的亲生女儿。”
大伯李建成、三叔李元吉,以及河北士族,都有一个很鲜明的共同特点——
他们都是玄武门之变的败者组。
以这条脉络进行联姻……
“阿娘你这是?!”李明悚然一惊。
杨氏淡淡地微笑着:
“为你在河北寻后盾。
“如果你将来在宫里待不下去了,那里也可以是你的退路。”
李明恍然大悟。
李元吉原配的子女,这重身份在太极宫里是劣势。
但在天高皇帝远的河北,这反而是优势。
有其子必有其母,杨氏的政斗水平是真的高明啊。
可为什么她突然提起了这一茬?
不是刚升为妃子吗……
“你从小就在宫里担惊受怕,虽然在家中不曾表现,但阿娘何尝不知?”
杨氏疼爱地轻抚着李明的后背:
“你的五个姐姐父兄被杀,从小在掖庭长大。那提心吊胆的表情,阿娘见得太多太多……”
李明怔怔地看着杨氏,一时语塞。
当妈的哪有不为儿女操心的。
“所以,好好写吧。”杨氏鼓励地拍拍他肩膀:
“陛下和崔氏两看相厌。
“你得做出点成绩,阿娘才有底气,去向陛下求这门亲事。”
“我知道了。”李明懂事地点头。
杨氏不知何时离开了,李明没有注意。
因为他已经全身心投入到这封“检讨书”的构思之中。
首先,坚决不能认错。
本来就是为了刷好感的,认错就天然矮一截了。
必须把脏水泼到韦家头上。
但怎么泼是有学问的。
要写得李二开心,就要知道李二关心什么,想看什么。
而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帝,关心的无非两件事——
子孙是否贤明爱民,权力是否稳如泰山。
而这又绕回到了同一个问题上——
士族。
是士族在挤压民生。
也是士族在侵蚀皇权。
所以,文章的主旨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喷士族。
李明不禁哑然失笑:
“真是讽刺,我写文章抨击士族的原因,竟是为了自己能攀附上河北士族。”
存在就是一切。
活下来壮大自己,才是能突突别人、进行改革的前提条件。
自己只是熊,又不是傻。
自己又没系统,傻不愣登上来就掀桌,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而且我攻击的是关中韦氏,与我“未来的”河北崔氏姐夫有什么关系?
中心思想确定,李明立刻动起笔来。
写着写着,眼前的文字扭动起来,重新构成了一幅幅阴沉的画卷。
大排长龙的流民、瘦骨嶙峋的工匠、来俊臣说出“我是私奴”的那张笑脸、知识渊博却瘦成了猴子的娄师德……
这些画面已经深深烙印在李明的灵魂深处。
又随着飞快的手,一个字一个字地烙印在白纸之上。
彻夜,灯火通明。